首页 >> 领导讲话
杨天厚副厅长做客《春城晚报》时政会客厅
我省奖励各类人才的最高奖项——“兴滇人才奖”的报名推荐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次评选的范围和对象主要是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创新或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民族民间文化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
昨天下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天厚做客本报时政会客厅时表示,“兴滇人才奖”的评选对于我省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评选 树立技能人才的榜样作用
杨天厚介绍说,当前我省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4个方面的差距:一是认识上有差距,认为只有学历教育才是培养人才的正常渠道,宁愿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也不愿自己的子女去读技工学校、职业院校,更不愿子女进工厂当技术工人;二是技能人才比照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相关待遇等政策仍未落实;三是培养力度不够,表现在经费投入不足;四是对技能人才未能实施科学管理,许多单位因为担心留不住技能人才干脆不用心培养。
杨天厚用“促进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概括了此次评选对技能人才的促进作用。他用4个“有利于”阐述了本次评选的意义: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技能人才的榜样作用;有利于树立新的人才观,只要有过硬的技能技术、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不管具体做什么工作都可以称为人才;有利于引进省外及国外高级、紧缺、急需人才,留住本省优秀人才;有利于营造互相竞争的学习态势,营造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现状 尚缺30余万高级技能人才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我省现有的370万名劳动者中,持有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只有124万人次,其中初级工比例高达56%、中级工比例为40%,承担关键岗位及关键工艺的高级技能人才仅占4%,约14万人左右。与全省51万名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相比,还缺少30余万名。
据介绍,发达国家的劳动者中,初级、中级和高级工的比例依次为15%、50%和35%;就我国东部地区而言,多数省(市)高级工比例均达到持证技术工人的7%以上。来自全国170多个人才市场的职业供求情况表明,高技能人才呈现出明显的紧缺状态,技师的供求比例达到1:1.7,高级技师供求比例更高达1:10,走俏人才市场的热度堪比国家公务员招考。当许多毕业生及社会在职人员热衷于竞争国家公务员时,不少用人单位也在为求一位紧缺的高级技师忙得不亦乐乎。目标 5年后高技能人才超7%
杨天厚说,“3年培养10万名高技能人才”将于今年完成。这项工作自2004年开始实施,现成效显著。截至去年底,已培养高技能人才6.1万余名,其中技师5000余名、高级技师163名,大大提高了高技能人才在劳动者整体队伍中的比例。据对全省持证上岗人员的统计表明,与“九五”末期的24.4万人次相比,“十五”期间净增持证人员100万人次。
据悉,我省将通过多种渠道,力争到2010年将高技能人才比例提高到全部劳动者总数的7%以上,计25万名左右,这就需要新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4万名,以满足我省社会经济的需求。对话摘录 技能人才指哪些人
昆明市民于磊:哪些人才能称为技能人才?
杨天厚(以下简称杨):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定义,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操作的从业人员,一般侧重于指其中持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包括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复合技能型人才三大类。
昆明市民朱红: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具有竞争“兴滇人才奖”的优势?
杨:虽然此次评选对推荐人学历、身份、职称、年龄、资历等均不作限制,但具有竞争能力的技能人才却是有一定标准的。那就是坚持业务学习、岗位练兵、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中有突破性创造,能攻克技术难关并有独特的操作方法解决技术核心问题,且在本职业(工种)中具备某种绝招绝技,在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人才工作更加务实
记者:你认为“兴滇人才奖”将技能人才纳入评选范围表明了什么?
杨:这次,省委、省政府将技能人才与专家学者、厂长经理等拿到同一层面参与“兴滇人才奖”评选,表明我们国家及整个社会对人才的界定已经有所改变。更确切地讲,表明我省人才工作更趋务实,更加关注基层真抓实干的典型人物,更加重视职工的职业奉献精神。 轻技能状态将改变
有读者问:我国重视学历教育轻视技能教育状态由来已久,与国际接轨需要打破这种局面吗?
杨:的确是这样。相比较而言,无论是整个国家和社会,还是具体到某个单位、家庭,我国多年以来普遍重视学历教育,而对职业技能教育确有轻视之嫌。而在国外,人们通常看重某个人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技术水平,对学历证书有时反倒视而不见。相信我省开展“兴滇人才奖”的评选,能够使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状态逐步得到改变。
昨天下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天厚做客本报时政会客厅时表示,“兴滇人才奖”的评选对于我省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评选 树立技能人才的榜样作用
杨天厚介绍说,当前我省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4个方面的差距:一是认识上有差距,认为只有学历教育才是培养人才的正常渠道,宁愿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也不愿自己的子女去读技工学校、职业院校,更不愿子女进工厂当技术工人;二是技能人才比照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相关待遇等政策仍未落实;三是培养力度不够,表现在经费投入不足;四是对技能人才未能实施科学管理,许多单位因为担心留不住技能人才干脆不用心培养。
杨天厚用“促进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概括了此次评选对技能人才的促进作用。他用4个“有利于”阐述了本次评选的意义: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技能人才的榜样作用;有利于树立新的人才观,只要有过硬的技能技术、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不管具体做什么工作都可以称为人才;有利于引进省外及国外高级、紧缺、急需人才,留住本省优秀人才;有利于营造互相竞争的学习态势,营造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现状 尚缺30余万高级技能人才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我省现有的370万名劳动者中,持有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只有124万人次,其中初级工比例高达56%、中级工比例为40%,承担关键岗位及关键工艺的高级技能人才仅占4%,约14万人左右。与全省51万名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相比,还缺少30余万名。
据介绍,发达国家的劳动者中,初级、中级和高级工的比例依次为15%、50%和35%;就我国东部地区而言,多数省(市)高级工比例均达到持证技术工人的7%以上。来自全国170多个人才市场的职业供求情况表明,高技能人才呈现出明显的紧缺状态,技师的供求比例达到1:1.7,高级技师供求比例更高达1:10,走俏人才市场的热度堪比国家公务员招考。当许多毕业生及社会在职人员热衷于竞争国家公务员时,不少用人单位也在为求一位紧缺的高级技师忙得不亦乐乎。目标 5年后高技能人才超7%
杨天厚说,“3年培养10万名高技能人才”将于今年完成。这项工作自2004年开始实施,现成效显著。截至去年底,已培养高技能人才6.1万余名,其中技师5000余名、高级技师163名,大大提高了高技能人才在劳动者整体队伍中的比例。据对全省持证上岗人员的统计表明,与“九五”末期的24.4万人次相比,“十五”期间净增持证人员100万人次。
据悉,我省将通过多种渠道,力争到2010年将高技能人才比例提高到全部劳动者总数的7%以上,计25万名左右,这就需要新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4万名,以满足我省社会经济的需求。对话摘录 技能人才指哪些人
昆明市民于磊:哪些人才能称为技能人才?
杨天厚(以下简称杨):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定义,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操作的从业人员,一般侧重于指其中持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包括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复合技能型人才三大类。
昆明市民朱红: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具有竞争“兴滇人才奖”的优势?
杨:虽然此次评选对推荐人学历、身份、职称、年龄、资历等均不作限制,但具有竞争能力的技能人才却是有一定标准的。那就是坚持业务学习、岗位练兵、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中有突破性创造,能攻克技术难关并有独特的操作方法解决技术核心问题,且在本职业(工种)中具备某种绝招绝技,在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人才工作更加务实
记者:你认为“兴滇人才奖”将技能人才纳入评选范围表明了什么?
杨:这次,省委、省政府将技能人才与专家学者、厂长经理等拿到同一层面参与“兴滇人才奖”评选,表明我们国家及整个社会对人才的界定已经有所改变。更确切地讲,表明我省人才工作更趋务实,更加关注基层真抓实干的典型人物,更加重视职工的职业奉献精神。 轻技能状态将改变
有读者问:我国重视学历教育轻视技能教育状态由来已久,与国际接轨需要打破这种局面吗?
杨:的确是这样。相比较而言,无论是整个国家和社会,还是具体到某个单位、家庭,我国多年以来普遍重视学历教育,而对职业技能教育确有轻视之嫌。而在国外,人们通常看重某个人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技术水平,对学历证书有时反倒视而不见。相信我省开展“兴滇人才奖”的评选,能够使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状态逐步得到改变。